Somebody  Connie Dover

My heart is sore, I dare not tell
My heart is sore for somebody
I would walk a winter's night all for a sight of somebody
If somebody were come again then one day he must cross the main
And everyone will get his own and I will see my somebody

*Ochon, for somebody
Och hey, for somebody
I would do, would I do not
All for the sake of somebody

Why need I comb my tresses bright
Oh, why should coal or candlelight shine in my bower day or night
Since gone is my dear somebody

Oh, I have wept many a day for one that's banished far away
I cannot sing and must not say how sore I grieve for somebody (*)
那一個人  康妮多佛

我的心在痛,卻不敢明說
我的心在痛,為了一個人
我願在冬夜裡行路終宵,只為看他一眼
如果那一個人能再來,有一天他必得跨越大海
每個人都能得其所屬,我終將見到我的那一個人

噢!為了那一個人
噢!為了那一個人
願意或不願意
都是因為一個人的緣故

為何我需要把長髮梳亮
噢!為何煤炭與燭光日夜照著我的房間
自從我愛的那個人離去

噢!我已哭泣多日,為了被放逐到天邊的他
我無法歌唱,無法言說為一個人傷悲的痛

中文翻譯版權保留,欲轉載或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

回到西洋歌曲英漢對照

 

 

 這是一首 18 世紀的蘇格蘭民謠,也是獻給流亡的查爾斯王子的浪漫情歌。

 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王子,歐洲歷史上最浪漫的人物之一,也是關於忠誠和奉獻的悲劇故事主角。查爾斯王子屢屢尋求拯救蘇格蘭的靈魂,卻總是無功而返。

 生前他被稱為小王位覬覦者、小僭王(The Young Pretender)、小騎士(The Young Chevalier),並被暱稱為英俊王子查理(Bonnie Prince Charlie)。他最被世人記憶的是在 1745 年起的角色,1746 年 4 月,他發起的卡洛登戰役以失敗終結,隨後如 1759 年入侵法國的嘗試也都無果。

 後人描述他事敗後逃離蘇格蘭的經歷,賦予他浪漫的失敗英雄形象。後世有許多民謠暗中傳誦他的事蹟,表達對他的景仰與嚮往。


關於Connie Dover

 Connie Dover 康妮多佛來自美國中西部,生於阿肯色州,成長於密蘇里州堪薩斯市。十幾歲時接觸到居爾特音樂,為其優美的音樂和豐富的文學意涵所感動,開始學習居爾特音樂的唱腔,並著手收集、研究、改編蘇格蘭、愛爾蘭民謠。

 80 年代康妮多佛加入了堪薩斯市一個表演愛爾蘭傳統音樂的四人樂團 Scartaglen,擔任主唱兼鍵盤手,並發行過兩張專輯。

 1991 年她離團單飛,發行第一張專輯《 Somebody 》,內容多為蘇格蘭、愛爾蘭和美國早期民謠,及類似風格的個人創作,獲得了樂評界一致稱譽。歷年來她共發行六張個人專輯,她在美國、居爾特傳統民謠的貢獻,曾獲艾美獎及美洲原住民、新世紀、居爾特等相關音樂獎項的肯定。

 

Wishing Well, 1994

If Ever I Return, 1997

The Border of Heaven, 2000

The Holly and the Ivy, 2009

Restless Angel, 2016



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王子生平簡史

 查爾斯·愛德華·斯圖亞特王子(Charles Edward Stuart)於 1720 年 12 月 31 日出生,其祖父為流亡的斯圖爾特國王,是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詹姆斯二世,同時也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七世(James II & VII,1633 年 10 月 14 日-1701 年 9 月 16 日),1685 年—1688年 為英格蘭國王、蘇格蘭國王、愛爾蘭國王,也是最後一位信奉天主教的英國君主。

 查爾斯王子的童年充滿活力。六歲時,他能說流利的英語,法語和拉丁語,對音樂的掌握也很紮實,他還熱衷於騎馬和射擊。五年後,查爾斯的弟弟亨利班迪克特(Henry Benedict)於 1725 年 3 月 6 日出生。

 1740 年,羅馬皇帝查理六世去世,歐洲變得動盪不安,英格蘭新教徒與蘇格蘭、法國的天主教/雅各布族群之間的緊張局勢升高。為了從喬治二世手中奪回父親的寶座,查爾斯的野心和對軍事成功的渴望使他計劃入侵英格蘭。

 在法國一次失敗的嘗試後獲得短暫支持,查爾斯王子於 1745 年 7 月 25 日登陸蘇格蘭。他迅速獲得了蘇格蘭高地的馳援,他的軍隊與約翰開普將軍的士兵作戰得到勝利。在普雷斯頓潘斯戰役中獲勝後,查爾斯和他的軍隊試圖繼續前往倫敦。在得到有軍隊大舉進駐保衛城市的情報後,他們被迫撤退回蘇格蘭。但查爾斯沒有完全放棄,繼續帶領他的部下作戰。

 但是,在災難性的四十分鐘慘敗於卡洛登沼澤之後,查爾斯被迫在接下來的五個月裡打獵度日。儘管查爾斯偽裝成一個沉船商人辛克萊先生,後來又扮成貝蒂伯克夫人,但不清楚查爾斯這幾個月是如何度過的。

 最終,查爾斯被他的兄弟從蘇格蘭救出,並遣送回法國,儘管他們仍然不支持查爾斯爭取王位,但他們同意保護他,即使只是持續與英格蘭發生爭執。

 1748 年,法國和英格蘭之間的戰爭結束,英國堅持要法國流放查爾斯。他被迫以各種偽裝在歐洲度過餘生。1753 年 10 月,他的情婦克萊門蒂娜威林蕭(Clementina Willeinshaw)生了一個女兒,這段關係在暴力中於 1760 年結束。

 45 歲時,查爾斯幾乎沒有支持者,甚至被屏除在父親的遺囑之外。幸運的是,他的弟弟亨利是主要受益人,他給了查爾斯所有他應得的榮耀與權利。

 1772 年,他與一個 19 歲的新娘結婚,但後來婚姻再度破裂,女方被迫進入修道院。1783 年,英俊查理王子病倒並由其女兒照護,直到 1788 年,他罹患中風並於 1 月 31 日去世,享年 68 歲。

 儘管他的傳奇故事僅僅建立在蘇格蘭一年的冒險,但他的傳奇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