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e on ABBA They say a restless body can hide a peaceful soul A voyager, and a settler They both have a distant goal If I explore the heavens Or if I search inside Well, it really doesn't matter As long as I can tell myself I've always tried *Like a roller in the ocean Life is motion, move on Like a wind that's always blowing Life is flowing, move on Like the sunrise in the morning Life is dawning, move on How I treasure every minute Being part of it, being in it With the urge to move on I've traveled every country I've traveled in my mind It seems we're on a journey A trip through space and time And somewhere lies the answer To all the questions why What really mak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ll dead and living things The will to stay alive (*) The morning breeze that ripples the surface of the sea The crying of the seagulls that hover over me I see it and I hear it But how can I explain The wonder of the moment To be alive, to feel the sun that follows every rain (*) |
前 進 阿巴合唱團 人們說不羈的軀體中,可以隱藏平靜的靈魂 航海人與殖民者 都有一個遙遠的目標 如果我探尋天堂 或是探尋內心 嗯,那其實無關緊要 畢竟我可以告訴自己 我已努力過 就像海洋中的波浪 人生是不停變動的,前進吧! 就像不停吹拂的風 人生是不停流動的,前進吧! 又像清晨的日出 人生是昇起的,向前走吧! 我珍惜著每一刻 並且融入其中 汲汲於向前邁進 我曾遊遍每個國家 我曾旅行過自己內心 似乎我們就在一場旅途中 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 在某個地方會有答案 可以解開所有謎團 那究竟有什麼不同 關於生、死之間 還有活下去的意志 清晨的微風在海面上吹拂起漣漪 在我頭上盤旋的海鷗的叫聲 我凝視著,聆聽著 但我如何解釋 這神奇的一刻 好好活著,感受每一場雨後的陽光 |
中文翻譯版權保留,欲轉載或有任何意見,歡迎來信!
回到西洋歌曲英漢對照
華語歌曲一向不興談論生死,西洋歌曲稍好一些。 在 ABBA 的《 The Album 》專輯中,這首涉及生死議題的" Move on "不是主打,卻是老安十分偏愛的一首歌。為了它,國三時的老安將歌詞抄寫在筆記本上( 那時候影印機還不普遍!),努力的翻著英語辭典,以粗淺的英文程度,試圖去理解它的詞意內容。 一首非主打歌,詞曲卻能有如此精美的質量,連 21 世紀才出生的小安德森每次聽到此曲,都不禁跟著哼唱。說明了為何 ABBA 會是老安生平第一個愛上的西洋團體,即使到現在還是絲毫不減! 靈魂的重量 21 克 !? 美國有一部電影《 21 Grams 》( 21克 ),台灣上映時片名為《靈魂的重量》,因為根據 1907 年的實驗報告,人類的靈魂重量就是 21 克。 實驗內容如下,摘自《活見鬼!世上真的有阿飄?科學人的靈異世界之旅》一書: 1901 年 4 月 10 日,下午五點三十分,第一號病人瀕臨死亡,麥杜格稱之為「我的機會」即將來臨。一個中等體型而且有「標準美國人體溫」的男人,被人用輪椅送出病房,然後抬到秤上。 麥杜格喚來他的搭檔。整整三個小時又四十分鐘,這些人看著那人死去。沒有一般病床邊的悲傷和惋惜,取而代之的,是這些人屏氣凝神,專心地期待。我想,你可以在 NASA 倒數的工程師臉上看見同樣的表情,可能還有兀鷹。 一位醫生看著這個人的胸部,另一位觀察臉部的變化。麥杜格自己專心盯著秤的指針。 「突然之間,與死亡同步,」麥杜格寫道:「秤桿尾端落下,伴隨著可以聽見的聲響,它降到較低的刻度,而且維持在那裡沒有回升。減輕的重量明確記錄為四分之三盎斯。」是的,剛好是二十一公克。 好萊塢為了一個單純的理由轉換度量衡,因為二十一公克比較好聽。誰要去看一部叫做「○點七五盎斯」的電影? 多年來,麥杜格在五個病人身上重複這個實驗。一份論文彙整了他的發現,並刊登在 1907 年的《美國醫學》(American Medicine)期刊上。之後幾個月,許多半信半疑的醫學博士開始批評,寫了長信給編輯。麥杜格全部加以駁斥。 生與死的二十一克,是差在「無感減輕」? 一位來信者指出,括約肌和骨盆底部肌肉會在死亡時放鬆,因此減輕的可能是尿液和(或)糞便。麥杜格耐心地回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重量還是會留在床上,因此,也留在秤上。有人表示,臨死病人最後吐的氣可能造成重量減輕。為了證明並非如此,麥杜格興致勃勃地爬到床上「盡可能用力地」呼氣,史普羅負責看著秤。沒有觀察到任何改變。 最可能的嫌犯,被稱為「無感減輕」(insensible loss):汗水蒸發與呼吸中的水氣逸失使得體重持續減輕。麥杜格宣稱他已經計算了這個部分。他寫道,他的第一個病人失去水氣重量的速率是每小時一盎斯,以無感減輕來解釋死亡時突然下降的四分之三盎斯,這實在太慢了。 歷史上研究無感體重減輕的權威,是一位叫做散克托留斯(Sanctorius)的帕度瓦生理學家。他被認為是「新陳代謝平衡研究的創始者」,在 1690 年一本頗具娛樂性的書籍《靜態醫學》(Medicine statica)中創造了「無感蒸發」(insensible perspiration)一詞。 為了幫助研究,散克托留斯設計了一個實驗用秤。他在巨大的提秤上掛了一個平台。平台上放了一張板凳,板凳中央挖個洞,下面放了水桶,平台前立了一張餐桌:發件箱和收件箱。散克托留斯坐在平台上享受一頓大餐,然後在秤上隨意坐了八個小時,需要的時候就利用水桶。然後他測量「消化排泄物」的重量,順便觀察一些無關的現象:「粗的比較輕而且浮起來。」散克托留斯發現,有一小部分的食物重量沒被算到,也就是說,不在水桶裡。他把這些重量歸為汗水蒸發和呼出的水氣,統稱為無感蒸發。.......... 完整內容,請至--https://pansci.asia/archives/169235 或參考《活見鬼!世上真的有阿飄?科學人的靈異世界之旅》一書,2019 年 2 月,時報出版。 實驗對象不容易取得,六年內只做過五次實驗,卻取得一致的結論:人類靈魂的重量21克。這說明了兩件事。第一、人類靈魂確實存在;第二、不論高矮胖瘦、貧富尊卑,人生的重量沒有差別,每個人生而平等。 |